虽然绝大多数人都会赞同“地摊无好货”这种说法,但是地摊却是有商业存在以来,一直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没有多大改变的一种特殊的经营形式。
地摊的优势在于:免税费,游走灵活,见缝插针的运营方式,高度的细分市场,强大的商品针对性,而最为要紧的是,这是一种面对面交易。
由于经营成本极其低廉,商品价格便宜也就是自然,当然因为经营环境往往较为简陋,因此商品的属性也必然大致类同。由于地摊面积小,展位有限,因此选择商品定位极其重要,这样无形之中就提升了地毯经营市场的高度细分化,一般来说,很少见到那种百货一般的地摊,一个地摊往往就是经营一种商品,或一类商品,针对性极强。
当然,地摊也需要集群。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集群化的商业机构能够减少人们搜寻商品的交易成本,从而有效的商业形式必然都是集群而非分散的。地摊由于其高度的市场细分性质,必然要求集群,从而方便人们能够就在几十米的范围内找到合适的商品。
也正是由于这种高度的细分,同一种商品积聚的程度提高了,使得地摊成为能够淘到一些价廉物美的宝贝的经营方式,当然,这种几率并不是很高,但确实存在,而且也成为地摊经济始终极为发达的重要原因。
长沙今年兴起的中心商业圈的夜市就是这样一种体现。围绕五一广场商业圈,方圆不到200平方米的范围,一到晚上九点半十点之后,便聚集了大大小小地摊七八百家。由于十点之前有城管的制约,商业圈还算畅行,一到十点,城管队收工之后,这七八百家地摊便无声无息地突然出现,见缝插针地将中心商业街的每一个可能的角落挤满。
地摊主有我们常见的中年妇女、中年夫妻、老年夫妻,现在势力最为庞大的属于青年群体,有学生、职员、商场营业员等等,更有甚者是直接把小车开来,将展品就摆在车上,有的则是精心打扮过的美女一族,人们过去把美女和她卖的东西一起看。
商品的属性都是日用品,家居用品,玩具,衣帽箱包类。由于针对性强,稀奇古怪的产品也比较多,因此欣赏的人往往比买卖的人还多。地摊经济最需要的可能不是买卖,而是注意力。
从这类地摊的摆放来看,也能说明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现在的地摊与过去完全不同,过去的地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打击对象,满足人们缺少的需要;而现在的地摊经济,则已经成为了巨大的商业流动性得不到正规渠道的满足而溢出发生的结果。从长沙这类夜市就可以看出这种特征:集中的地段恰好是商业中心地段,而且地摊的业主也往往就是附近商场的员工——这就是一种巨大的商业需求的溢出效应,通过夜市这种“体制外”的形式得以体现。
当代的地摊早已不再是满足人们缺少的需求了,而是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就拿卖鞋的来说,从最简单的运动休闲鞋,到高档皮鞋高跟,到各类靴子,到草编鞋、木鞋,一直到可以当场给你手绘出来的鞋子,应有尽有,这完全成为了一种展示。你可以在这里找到精心仿制的价格便宜很多的名牌鞋,不可否认这类高仿品的巨大需求。
地摊积聚也能反映出人们的很多行为特征。地摊主们一聚集起来就像有了一种联系或者约定,他们遵守着不成文的一些规定,摊与摊之间的空隙,给行人留多少空间,如何使这种空间既能通行,又恰好造成行人流动速度减慢等等,地摊之间,买卖双方之间发生冲突也是常有的,但经常可以得到迅速解决回复正常。什么是市场,这就是市场。市场总是具有自发的调节功能,除非你一定要向城管一般直接干预。
当然,如何买卖和交易,这是一种经验活,需要长期磨练。
最好的商业形式,不会是最先进的,但会是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