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开学季,各路新生扎堆报到。传统的迎新队伍之外,正读大二的张婷和徐延延是个例外。她们在校门口支起了专售生活用品的小
地摊产品批发,眼前熙攘的新生就是最大的顾客群。两位学姐在赚满荷包的同时,还有一个更具说服力的口号:“既能帮学弟学妹们解决实际问题,又能积累创业经验,何乐而不为!”
有句话曾在网上流传甚广:大四的看大三的教大二的练摊赚大一的钱。张婷和徐延延却没有经历师兄师姐的言传身教,全靠“自学成才”,在实践中摸索门道。二人是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同学,在新学期开学前做出了摆摊的决定。
“手机和号卡的阵地已经被精明的商家垄断,我们只能把目标锁定在投资小、见效快的小百货上面。”张婷说,她们最终组建的团队共有6名同年级学生,两人分为一组,分别承担运输、记账和销售的任务。最初,团队成员各自从生活费里拿出300元,揍齐了启动资金,然后打车到地摊新产品批发市场进货。她们选择供货商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卖不完的商品能退货。
“人字拖走在寝室的走廊里特别不方便,还是这款拖鞋更适合你。这一句话,徐延延成功地打动了一个偏爱人字拖的大一男生,生意顺利成交。小摊不大,货品不少,小到插座、睑盆,大到床垫、便利桌,宿舍备品啥都不缺。张婷和徐延延的销售技巧是为每件商品都赋予相应的“卖点”。比如,宿舍的晾衣架比较高,她们采购了挑杆;男生用的睑盆尺寸跟女生不一样,大小和颜色都要兼顾。
“我们介绍的经验都能说到新同学的心里去,让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所以成交率比较高。张婷说,出摊一周时间,营业额早已突破2000元大关。从校门口的小摊到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看似不搭边的两个话题却被两名大二女生精心盘算过。‘练摊能赚钱,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收获,跟我们积累起来的创业经验相比,后者才是整个过程的精髓。”张婷说,几天下来,他们深感摆个小摊并非易事,嘴要甜腿要勤,要琢磨顾客心理,甚至要学会处理好跟同行的关系。尽管她们已经喜欢上了小摊创业的感觉,但仍希望毕业后能从专业课的方向起步,历练越多,舞台越大。